"梨狀肌症候群"
常覺得屁股深層某一點就是非常痛!! 當心就是"梨狀肌症候群"
在復健科門診,造成坐骨神經痛的原因很多,不過很多病人是因為"梨狀肌症候群",造成坐骨神經的問題。
所以要先釐清到底是骨刺、椎間盤凸出造成坐骨神經壓迫,還是只是"梨狀肌症候群",梨狀肌位於臀大肌的深層,坐骨神經剛好穿過它或經過梨狀肌的下方,所以當梨狀肌受傷時就有可能會造成神經的壓迫,梨狀肌主要的動作是使大腿作外轉的動作,可想而知;如果我們常翹腳還有久坐,都很有可能造成梨狀肌的緊繃,進而造成疼痛。
大部分的病人會抱怨屁股深層有一個點特別痛,通常在坐的時候,還有姿式轉換的時候特別疼痛,不只是老人家,目前在年輕人常在兩大族群發現;第一為久坐辦公室的族群,第二為假日運動員(只有假日才去參加路跑一下就跑20K,很容易造成臀肌及梨狀肌的拉傷)。
在治療方面,可分為四方面來看:
一.藥物治療:止痛及肌肉鬆弛劑,但效果有限,因為梨狀肌在臀部深層,真的要有用,需要吃一段時間。
二.伸展運動:伸展梨狀肌為第一優先的處理,避免久坐及翹腳的動作。
三.物理治療:短波、紅外線、干擾波、超音波可減緩疼痛及放鬆梨狀肌。
四.注射治療:若藥物伸展運動還是沒有用,可選擇增生療法,局部注射葡萄糖,藉由針刺的物理刺激,可有效的放鬆梨狀肌,在藉由增生療法的修復過程,減少復發。